首页 / 培训赋能中心 / 预算标准解读 / 【山东】《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2024〕1 号-费用标准解读系列24
【山东】《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2024〕1 号-费用标准解读系列24
更新时间:2025-01-22 09:29:38

2024年7月24日,山东省财政厅和山东省大数据局印发了《山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2024〕1 号)。该文件是各部门、单位编制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和财政部门审核预算的依据但是文件中有关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标准是最高限额控制标准,不是编制预算时必须达到的标准,这里需要敲黑板,要特别注意。该文件由项目支出预算限额标准、立项方案编制规范两部分组成,即分别为文件的附件 1《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限额标准(试行)》和附件 2《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方案编制规范(试行)》,其中附件1项目支出预算限额标准是我们本次解析的主角。根据笔者解析的众多省市信息化项目支出预算标准对比来看,山东的预算标准确有诸多独特可取之处。如文件中确立的软件功能点(包括数据功能和事务功能)识别规则精准全面且实操性强,对我们解决因识别规则模糊导致的软件开发项目预算高估漏报问题,具有极强的参考借鉴价值;还有创新性地将软件开发类型引入系统集成费测算模型等等。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2024年9月30日济南市大数据局也发布了《政务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指南》的意见征求函,我们也将在后面另一篇文章中进行详细解读。

下面笔者就《山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2024〕1 号)中信息化项目建设费用科目构成、主要费用测算方法以及方法应用要点、与其他省市造价指标对比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01、费用科目构成

《山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2024〕1 号)中项目预算包括软件开发费用、软件产品和服务购置费用、硬件设备购置费用和其他建设费用。

其中,其他建设费用主要指项目设计费、系统集成费、第三方软件测试费等。对比其他地方,集成费纳入其他建设费用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归类。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化项目中常见的等级保护测评费、密码应用测评费、分级保护测评费等在文件中明确是不纳入建设项目预算编制范围的(上述相关费用是按照主管部门要求执行即可)。

同时,需要注意文件也特别说明建设项目支出预算不包括机房修建中基建部分、线路租赁等其他属于项目负面清单的建设内容;机房租赁、呼叫中心服务等运维内容;应当使用省级政务云资源集中结算的相关费用。

02、主要费用测算方法及要点

(一)硬件设备购置费用

1、硬件设备购置费用的测算方法。根据建设方案中的技术架构、技术路线、各种数据量和其他指标因素确定设备档次和数量,参照市场主流产品价格确定系统硬件购置费用。可以采用询价方式确定费用,也可以采用政府采购同类型同级别产品价格确定费用

2、硬件设备购置费用中不得包含设备租赁费用、政务云资源使用费、硬件设备集成实施费,以及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通用资产设备购置费用。

3、硬件设备购置费中原则上应当包含至少三年原厂质保,质保期满后方可申请运维经费。

(二)软件产品和服务购置费用

软件产品和服务购置费用包括软件产品购置费、数据资源和服务购置费。其中数据资源和服务购置费的测算方法与软件产品购置费一致。

我们重点说下软件产品购置费的测算方法及要点。根据同类产品市场询价或近六个月内政府采购项目中同类型同级别成品软件的中标(合同)价格确定。费用中不含相关软件的集成实施费用;采用与使用期限相关的授权方式的,软件产品购置费用中原则上应当包含授权使用期限内的运维服务;采用与使用期限不相关的授权方式的,软件产品购置费用中原则上应当至少包含自购买之日起三年的运维服务

(三)其他建设费用

其他建设费用。主要指项目设计费、系统集成费、第三方软件测试费等。依据项目建设的规模、难易程度等因素分项确定费用。

1、设计费

2、系统集成费

成品软件集成费根据集成工作难度,以成品软件购置费用为基数,按不高于 8%的比例计取;

硬件设备集成费用,以相关硬件设备购置费用为基数,按不高于 5%的比例计取。

除大型行业软件开发项目、基于统一平台的软件开发项目,其他开发类型项目原则上不单独申报系统集成费用

3、第三方软件测试费

第三方软件测试费采用差额定率累法测算。其基数以软件开发支出费用、软件产品和服务购置费用、硬件产品和服务购置费用之和。这和我们一般看到很多地方以项目中的定制软件开发费用作为基数还很不同,这对硬件为主的项目来说,软件测试费影响特别大。

(四)软件开发费用

软件开发费用我们放到最后进行分析,如笔者开头所说,该部分对我们其他省市或者大型组织在依据国标功能点方法制定自己的定制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标准方面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与其他大部分地方不太一样,本文件中对软件开发费用的测算有且仅有一种测算方法,即我们常说的功能点方法,并没有像其他省市一样在功能点方法以外还另有工作量方法(或称专家经验法)。下面我们详细来看看文件的软件开发费用方法以及相关要点。

1、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方法

软件开发费用=开发工作量×人月费率;

其中,人月费率=基准人月费率×开发类别调整系数;基准人月费率,参考《基准数据》,按照济南市基准人月费率计取。2024年10月最新发布的《基准数据》中济南市基准人月费率为23314元/人月,较2023年的 23645元/人月还有所下降 。开发类别调整系数,根据不同软件开发类别分别确定 0.8—1.1 的调整系数。详见下表:

其中,开发工作量=调整后功能点合计×软件开发生产率/人月折算系数。式中,调整后功能点合计=功能点合计×规模变更因子×复用度调整因子×应用领域调整因子;功能点合计=10×ILF+7×ELF+4×EI+5×EO+4×EQ(估算功能点法) 或 功能点合计=35×ILF+15×ELF(预估功能点法)。拟建政务信息系统是用于支撑新业务的新建项目等需求较为模糊的情况下,采用预估功能点法进行计数;具有较为明确的系统建设标准规范,或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等需求相对清晰的情况下,采用估算功能点法进行计数。

规模变更因子。使用预估功能点法,规模调整因子取值为1.39。使用估算功能点法,规模变更因子取值为 1.21。

复用度调整因子。新建项目或升级改造项目中新增数据功能对应的复用度调整因子默认取值为 1(复用度低);升级改造项目中在既有数据功能上进行优化完善或调整改造的复用度调整因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不超过 0.66(复用度中)。

应用领域调整因子。根据不同应用类型进行取值,详见下表:

2、功能点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文件该部分对功能点计数的基本流程、项目开发项目的范围和系统边界进行了清晰的说明。不仅 对功能点计数项的分类进行了详细解析。文件还重点对 功能点分析和识别的基本规则进行了细致且缜密的阐述,包括对各类 功能点计数项识别的总体要求及要点,以及分别用独立表格对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逻辑文件(ELF)、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外部查询(EQ)的具体识别规则进行了系统讲解。该部分内容较多,若要理解该部分内容,可能涉及功能点度量基础知识、软件开发基本概念、技术路线实现以及系统交互方式等多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获取文件后,进一步深入学习。

03、与其他省市造价指标对比分析

下面主要借助【软件造价喵】系统,对依据本文件进行软件开发项目预算编制方面的关键造价指标,结合其他省市的支出预算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总体来看,一是相关造价指标包括通常情况下的功能点单价以及软件开发基准人员费率,基本符合山东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详见下方图 1和图2; 二是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模型需要考量的参数类型和数量属于中等水平,详见下方图3,这对于依据 《山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 2024〕1 号)测算软件开发费用的实操落地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维码
添加微信咨询
TOP
注册即用的智能评估工具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