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14 17:24:40
1、标准的基本信息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935-202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于 2024 年 12 月 16 日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并将于 2025 年 1 月 16 日开始实施。本标准的归口单位为江苏省软件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起草。
2、标准的核心内容
信创软件适配改造成本构成 :主要由软件开发成本和第三方服务成本组成。软件开发成本涉及直接人力成本(如开发人员工资、福利等)、间接人力成本(如项目管理人员工资)、直接非人力成本(如硬件设备、软件工具购置费用)、间接非人力成本(如办公场地租赁、水电费等);第三方服务成本包括监理、测试、审计等服务费用(第三方服务成本取值参考《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规范(试行)》(苏政务办函〔2023〕26 号))。
评估原则 :强调客观、沟通、保密三大原则。服务方需客观分析评估材料,科学计数与调整功能点;与委托方建立良好沟通机制,达成多方面一致理解;做好评估保密工作,未经授权不得泄露项目信息。
评估模型 :总成本由软件开发成本与第三方服务成本构成。软件开发成本涵盖直接人力、间接人力、直接非人力、间接非人力成本。模型公式为[A=SDC+P=(S×C/K)×B×D×Q×F+DNC+P],其中涉及功能规模(S)、生产率基准数据(C)、人时至人月转换系数(K)、软件因素调整因子(B)、开发因素调整因子(D)、质量因素调整因子(Q)、平均人力成本费率(F)、直接非人力成本(DNC)、第三方服务成本(P)等参数。
评估流程 :包括评估启动、实施、结束三个阶段。启动阶段要成立项目组、接收并初审评估材料;实施阶段需确定评估范围、估算规模与工作量、计算成本、反馈确认结果、生成评估报告;结束阶段则要归档并妥善保存评估材料,保存期不少于 5 年。
1. 聚焦信创改造成本评估
– 明确信创适配三类改造方式(重构、迁移、终端适配)及对应调整因子:
重构:因子0.76~0.92(成本下浮8%~24%)
迁移:因子0.59~0.72(成本下浮28%~41%)
终端适配:因子0.30~0.36(成本下浮64%~70%)
2. 特殊调整因子
– 改造团队背景因子:
• 本行业经验取0.6,无经验取1.1(经验差异影响可达45%)。
– 信创改造方式因子:结合技术复杂度和工作量调整。
3. 标准化评估流程
– 流程覆盖评估启动(材料初审)、实施(规模、工作量、成本估算)、结束(报告生成),需成立专职项目组(评估员、审核员、签发员)。
1、功能规模测量方法
标准采用基于 CSBMK—202310 版本的估算功能点方法,即 ILF 10、EIF 7、EI 4、EO 5、EQ 4。这种方法通过对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分析和计数,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运动视为功能,以功能点为单位量化软件规模,为后续工作量和成本估算提供基础。例如在附录 C 的应用示例中,对某单位办公软件的会议室管理功能进行估算,通过计算外部输入、外部输出等功能点数量,得出总功能点数为 30。
2、工作量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取值规则
工作量计算分为未调整工作量([UE=S×C/K])和调整后工作量([AE=UE×B×D×Q])两个步骤。其中,S 为功能规模,C 为生产率基准数据,K 为人时至人月转换系数(按每月 21.75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 8 个工时,即 K=21.75×8=174),B 为软件因素调整因子,D 为开发因素调整因子,Q 为质量因素调整因子。
规模变更调整因子 :在估算早期(如概算、预算阶段),通常取值为 1.39;中期(如投标、项目计划阶段)取 1.21;晚期(如需求分析阶段)取 1.10;项目交付后及运维阶段取 1.00,用于考虑规模蔓延对项目范围的影响。
应用类型调整因子 :依据软件应用类型的技术实现难度决定。如业务处理类软件取值 1.0,科技类取 1.2,多媒体类取 1.3,智能信息类取 1.5,基础软件 / 支撑软件类取 1.7,通信控制类取 1.9,流程控制类取 2.0。以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业务处理软件为例,其应用类型调整因子为 1.0。
基准生产率 :可参考 CSBMK®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中的软件开发生产率。如 CSBMK®-202410 显示,全行业软件开发生产率中位数(P50)为 6.83 人时 / 功能点,不同业务领域生产率存在差异,电子政务领域为 6.54 人时 / 功能点,金融领域为 10.67 人时 / 功能点等。在实际测算中,需根据项目所属行业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准生产率。
人月折算系数 :按每月 21.75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 8 个工时计算,即 K=174 人时 / 人月,用于将工作量从人时转换为人月,方便与人力成本费率等参数进行匹配计算。
平均人力成本费率的取值规则 :可参考政府政策文件或 CSBMK®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中的人月费率。江苏省示例中南京费率28,044元/人月(CSBMK®-2023),略高于CSBMK®-2024南京基准27,151元。
工具支持:行业通用的软件造价工具 “软件造价喵” 已支持基于《DB32T4935-202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进行信创软件改造预算编制。这为评估机构和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工具支持,能够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推动了该标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推广。。
标准明确第三方服务成本是信创软件适配改造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三方软件测试费率可参考《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规范(试行)》(苏政务办函〔2023〕26 号)取软件开发成本的 3.0%。而《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规范(试行)》(苏政务办函〔2023〕26 号)除了对软件测试服务费的计算方法进行规定外,还对监理和审计费用等其他第三方服务成本的测算规则进行了明确。例如,监理服务费采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根据项目软硬件投资金额确定相应的费率;审计服务费则依据项目建设总投资费用进行计算,不同投资规模对应不同的费用标准。这些测算规则为信创软件适配改造项目中第三方服务成本的合理确定提供了依据,确保了项目成本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五、标准配套使用的《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规范(试行)》(苏政务办函〔2023〕26 号)的主要内容
1、规范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费用科目
该规范涵盖了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多项费用科目,包括但不限于:
标准规范编制 :技术标准规范、业务标准规范等的编制服务费用,单个规范编制费一般不高于 20 万元。
定制化软件开发 :通过估算各细分模块的人力和时间以人月形式衡量费用,人月费率 2.3 万元。
成品软件购置 :购买可直接安装部署的成品软件费用,产品单价依据近半年类似中标项目或合同案例有效价格估算,信创产品按国家目录指导价执行。
硬件产品购置 :如主机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产品的购置费用,同样参考近半年类似中标项目或合同案例有效价格,信创产品按国家目录指导价。
系统集成服务 :费用一般为硬件设备及相关软件购置金额的 5%,不包括软件系统间接口开发费。
其它费用 :涵盖项目建设管理费、咨询设计服务费、监理服务费、软件测试服务费、等级保护测评服务费、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服务费、财务审计服务费等。
2、主要费用科目的计算方法和取值规则
项目建设管理费 :根据项目软硬件投资费用(M)确定,当 M≤500 万元时费用为 8 万元,500<M≤1000 万元时为 15 万元,1000<M≤3000 万元时为 25 万元,3000<M≤5000 万元时为 35 万元,5000<M≤10000 万元时为 40 万元,10000<M≤30000 万元时为 60 万元,M>30000 万元时为 80 万元。
咨询设计服务费 :采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不同软硬件投资金额区间对应不同的基准费率,并根据专业类别(硬件类、定制化软件开发类、综合类)调整系数进行计算。如 M≤500 万元时基准费率 3.0%,500<M≤1000 万元时 2.5%,1000<M≤3000 万元时 2.0% 等,定制化软件开发类调整系数为 1.2。
监理服务费 :同样采用超额累进方法,依据项目软硬件投资金额确定费率,如 M≤500 万元时 2.8%,500<M≤1000 万元时 2.4% 等。
软件测试服务费 :根据定制化软件开发费(N)采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如 N≤500 万元时费率 3.0%,500<N≤1000 万元时 2.4% 等。
等级保护测评服务费 :依据信息系统等级确定费用,二级 5 万元 / 个,三级 8 万元 / 个。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服务费 :同样根据信息系统等级,二级 5 万元 / 个,三级 8 万元 / 个。
财务审计服务费 :依据项目建设总投资(T)确定费用,如 T≤500 万元时 2 万元,500<T≤1000 万元时 3 万元,1000<T≤2000 万元时 5 万元等。
这些费用科目及其计算方法和取值规则为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的成本核算提供了详细而明确的指导,确保了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为 DB32T4935-2024 标准中第三方服务成本的估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善了信创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的体系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