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产业全国推进的背景下,系统重构作为解决老旧系统信创适配难题的关键技术手段,其定义边界与计费标准因地区差异存在多元表述。本文结合多地信创标准规范与实践经验,尤其是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系统解析信创项目中系统重构的本质特征与多元化计费逻辑。
一、信创项目系统重构的核心定义与技术内涵
信创项目中的系统重构并非简单的代码修改或功能升级,而是在保持业务连续性前提下的技术体系迭代,其核心定义可从本质属性、工作范畴、实施目标三个维度精准界定,且各维度均有明确的标准依据支撑。
(一)本质属性
系统重构的核心特征是“业务功能守恒,技术架构革新”,即在不改变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用户操作体验及服务输出标准的前提下,对底层技术实现方式进行系统性调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TBSCEA004—2024)将其定义为“现有应用软件不能满足信创环境条件要求且无法进行适配改造时,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重新设计与开发的过程”。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进一步细化了这一属性,明确代码重构是针对“不能满足信创环境要求,且无法通过终端适配、操作系统适配等其他适配改造活动实现兼容”的应用系统,在“不实质性改变其业务功能和外部行为”的情形下,开展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技术架构重建工作。
(二)工作范畴
重构工作覆盖从底层依赖到代码实现的全技术链条,具体内容在多地标准中均有细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DB32/T4935—2024)明确重构需完成基础架构重构、代码层改造、集成适配调试三大核心任务。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边界:重构需涵盖体系结构重建、功能模块重组、技术架构升级三类核心内容,且代码重构费已包含操作系统适配、数据库适配、中间件适配等其他适配费用,不得重复计取。《佛山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概算编制指南(2023年版)》也补充说明,重构服务需涵盖信创云环境适配、功能重构、应用迁移等全流程环节,形成了“全流程覆盖、无重复计费”的共识。
(三)实施目标
重构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系统在信创环境中的稳定运行与跨环境兼容,《政务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方法》(TCQAE11021-2023)界定改造后的系统需满足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底层软硬件的适配要求,性能指标不低于原系统,安全等级符合等保标准。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要求保留对原有非信创终端的访问支持,实现新老环境平滑过渡。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则从实操角度补充,重构后的系统需能在信创环境中“稳定、安全、可靠地安装、运行和卸载”,且需通过信创符合性测试验证适配效果,确保自主可控目标落地。
二、信创项目系统重构的多元化计费体系
系统重构计费受地区规范、项目架构、改造深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了以“比例法”“功能点法”为核心,“架构浮动法”“任务分解法”为补充的多元化体系,各类方法均有明确的标准依据与适用场景,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也针对本地场景提出了细化规则。
(一)比例法:基于原系统成本的便捷测算
该方法以历史开发成本为基准,通过固定比例或浮动系数计算重构费用,适用于原系统成本清晰可追溯的项目,核心依据各地财政与信息化标准构建。
固定比例模式:《衢州市市本级数字化项目建设支出预算限额标准(试行)》(衢财审〔2025〕2 号)规定,对无法直接适配的老旧语言开发系统,信创改造重构费用按原系统开发费用的50%计取。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明确,代码重构费原则上不超过应用系统资产原值的50%,其中资产原值需以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中对应软件资产投资为计算基数,特殊情况需重新确定基数时,应提供合法有效的依据材料。该标准还强调,若其他适配费用(如数据库适配、中间件适配)已纳入代码重构费,分项计费之和不得超过重构费总额。
浮动比例模式:《佛山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概算编制指南(2023年版)》提出“定制软件信创重构服务费=定制软件实际开发服务费×功能变化率”,功能变化率上限不得超过70%,且原系统开发服务费需采用功能点法回溯测算。
(二)功能点法:基于规模与因子的精准核算
功能点法是信创重构计费的通用标准方法,通过“规模测算—因子调整—成本核算”三步流程实现精准计费,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成本测算规范》(TNBCF001-2023)等多部行业与地方标准中均有详细规定。
基础规模测算:《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DB32/T4935—2024)要求识别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等功能组件,采用“UFP=35×ILF+15×EIF”等公式计算未调整功能点数量。
多维度因子调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成本测算规范》(TNBCF001-2023)设置信创调整因子(ICF)取值0.8~1.0;江苏省标准将重构改造方式因子取值0.76~0.92。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明确,代码重构测算时“重用程度取高,修改类型取修改”,因重构不实质性改变业务功能,需求分析、设计等阶段工作量可适当核减。同时,人月费用单价上限需参考《四川省信息化项目费用测算标准》(T/SCSIA0015)附录D的软件开发人月费用单价计取,确保区域标准统一性。
总成本核算:《政务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方法》(TCQAE11021-2023)明确基础公式为:软件成本P=调整后工作量(AE)÷人月折算系数(174小时/人月)×人月费率,四川标准也沿用这一核心公式,同时要求结合本地行业基准生产率数据校准结果。
若采用功能点法可以依托“软件造价喵”来完成,这是一款基于AI大模型的软件造价及IT设备询价工具,整合了全国范围内50余个各类信息化造价标准,评估过程精准、规范、安全,已经支持多个地区的信创适配功能点测算。
(三)架构浮动法:基于系统架构的差异化计费
针对C/S、B/S不同架构的技术特性,《政务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方法》(TCQAE11021-2023)设置了差异化浮动系数,核心依据架构改造的复杂度差异构建计费规则:
C/S架构系统:基于PB、Delphi等Windows平台开发的系统,重构需同步改造客户端与服务端,按功能点测算结果下浮30%~40%,无需重复开展业务需求分析。
B/S架构系统:新建信创系统重构按功能点结果上浮30%~50%,基于现有代码改造的重构项目同样上浮30%~50%,上浮部分覆盖架构适配与兼容性测试成本。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虽未单独设置架构浮动系数,但明确需区分C/S与B/S架构的适配改造差异,在工作量测算时参考附录D的适配工作量估算表,对不同架构的重构任务(如客户端改造、接口适配)分别核增核减工作量,本质上与架构浮动法异曲同工。
(四)任务分解法:基于工作清单的精细计费
该方法通过拆解重构全流程任务核算成本,适用于需求复杂、难以量化功能点的项目,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TBSCEA004—2024)和北京市相关规范为代表。
任务分解流程:首先编制任务分解表,明确架构设计、代码重构、适配测试、部署培训等各环节工作内容;其次参照行业基准数据确定各任务工作量,核心代码重构环节通常占总工作量的40%~50%;最后按“工作量×人月费率”汇总计算总费用。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提供了详细的适配工作量估算表(附录D),将代码重构相关工作拆解为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重组、技术架构升级、兼容性测试等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明确的工作量测算基准(如人天/套、人天/模块)。
费率计算参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TCCUA033—2024)提供经验公式:应用系统重构费用=全量功能建设成本×适配改造费率(重构场景约38%~40%),四川标准未明确固定费率,但要求结合任务拆分结果与本地人月单价综合核算。
三、计费实践中的核心注意事项与规范依据
在重构计费实操中,需重点关注三大关键问题,确保费用测算的合规性与合理性,各注意事项均需严格遵循属地及行业标准要求,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也针对本地实践提出了特殊要求。
(一)地区规范的优先适用原则
不同地区对重构计费的要求存在差异,需严格遵循项目属地标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DB32/T4935—2024)要求第三方测算必须采用“功能点法+多因子模型”;《佛山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概算编制指南(2023年版)》允许按“比例法”或“功能点法”择一适用。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作为省内聚焦信创项目费用测算的规范,明确适用于省内各类组织的信创项目费用估算、结算审计、合同变更及成本管理。跨区域项目应优先采用项目实施地标准,无明确标准时可参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成本测算规范》(TNBCF001-2023)等行业通用规范。
(二)成本边界的清晰界定
重构费用需明确排除三类成本,这一边界在多部标准中均有界定:一是信创硬件及基础软件的购置费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系统适配改造成本度量》(TBSCEA004—2024)明确此类成本需单独列项核算;二是原系统的功能新增或业务优化成本,《佛山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概算编制指南(2023年版)》要求单独测算分离;三是后期运维成本,仅涵盖建设阶段支出。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进一步细化边界:代码重构费已包含操作系统适配、数据库适配、中间件适配等各类适配费用,分项计费之和不应超过代码重构费;信创硬件购置费、成品软件购置费需按市场调研方法单独测算,其中硬件需符合国家信创自主可控要求,软件需明确授权单价与实施工作量。
(三)争议解决的依据支撑
甲乙双方对计费存在分歧时,可通过三类依据化解:一是项目前期签订的技术方案,《政务信息化项目造价评估方法》(TCQAE11021-2023)要求明确重构范围、改造深度及计费方法;二是功能点计数报告,江苏省标准对此有强制性要求;三是行业基准数据,参考《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或属地财政指导价。
四川省正在公开征集意见的信创费用测算标准补充了本地争议解决依据:涉及费用上限突破、基数调整等特殊情况,需提供《技术方案论证报告》《成本合理性分析说明》等证明材料;信创符合性测试费需由工信部或信创工委会备案的机构出具报告,该费用可单独测算,不纳入代码重构费范畴。
总结
信创项目系统重构以 “业务守恒、技术革新” 为核心,多元化计费体系提供了精准实操支撑,严守地区规范、明晰成本边界,方能推动信创改造合规有序落地,助力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